5月26日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共计授奖316项(人),其中上海市自然科学奖56项,技术发明奖47项,科技进步奖182项等。庄松林院士指导、臧小飞教授领衔科研团队完成的“基于超构表面的太赫兹波前调控研究”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刘一教授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超快强光场驱动的空气激光研究”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臧小飞教授代表领奖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教师和研究生多年来兢兢业业的付出和积累,风好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竞风流。上述科技成果获得的宝贵荣誉,必将积极调动和激励全院广大师生在原始性创新研究、科研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更好地履行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使命,不断切实推进我校科研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产生更多新的亮点和突破。
【链接阅读】
“基于超构表面的太赫兹波前调控研究”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太赫兹局域偏振和相位操控等方面实现难的问题,构建精准操控太赫兹波偏振、相位的新方法,提出多通道、局域太赫兹偏振调控和相位调控新原理,揭示多通道偏振、聚焦复用及超聚焦的产生机理,实现太赫兹波前精准操控。为新型太赫兹成像、高灵敏检测等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新一代太赫兹超分辨生物医学成像仪的开发打下理论和核心器件的基础。项目完成人为:臧小飞,朱亦鸣,陈麟,庄松林,郭旭光。
刘一教授参与完成的“超快强光场驱动的空气激光研究”项目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超快非线性光学”重点创新团队取得的重大进展,是项目组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重大成果。获奖项目组是空气激光方向公认的始创团队之一,其原创发现被公认为开辟了强激光驱动空气激光的新前沿。该发现被公认是超快超强激光驱动空气激光方向的源头,被德国马克斯·波恩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评价为“首次报道”及“首次观测”等。